一位年輕的朋友突然打電話來尋求協助,他朋友想找他一起做生意,生意的主要商品已經齊全,就等適當的團隊來執行。我問他準備多少資金?「大概20~30萬元吧。」「喔,這是怎麼算出來的?」「不知道,我朋友說他會先準備這筆資金,如果營運狀況不錯,再追加預算。」「嗯,那如果狀況不好不壞呢?」

之前一篇《你確定有賺錢嗎?》PO文為大家分析了「週轉金」的計算方式及規模,但許多朋友都說好難,太複雜了,有沒有更簡單一點的估算方式?

 

從目標營收到週轉金計算

(1) 應收帳款的週轉金算法(“B"2C, 自營商)

計算路徑為:目標營收→毛利率(成本)→單天成本→應收帳款→週轉金

(1) 假設這門生意的第一年營收目標可達3000萬元,毛利率30%,那麼成本就是: 3000萬元 x 70%=2100萬元。

(2) 再以2100萬元除以一年(365天),可以得到一天成本為:57,534元

(3) 如果應收帳款天期是30天,那麼我們需要的週轉金就是: 57,534元 x 30天=1,726,027元;如果應收帳款天期是60天,週轉金就需要:3,452,054元

(4) 一般我都會再增加20%的預量,所以週轉金變成: 57,534元 x (1+20%) x 60天=4,142,465元

回到上面那位年輕朋友的問題,有沒有發現,不考慮其它初期投入的成本,光是日常營運資金最起碼需要三百多萬元。

 

(2) 應收帳款的週轉金算法 (B2″B"2C, 平台型零售商)

目標營收→毛利率(成本)→單天成本→應收帳款→週轉金

再簡化一點,假設商品都是現成的,間接費用抓15%好了,至少需要(3000萬元 x 15%)=450萬元,等於一天需要12,328元的成本,應收帳款30天需要週轉金369,863元。

這只是針對交易的基本週轉金喔,還沒包含其它七七八八的開銷喔,例如辦公室裝潢以及基本的電腦、電話、網路等設備採購。更進一步來說,一個新事業的營運準備金通常會抓十八個月,合理的金額應該是: 57,534元 x 18個月 x 30天=31,068,360元

看到沒,20~30萬元能頂啥? 或是至少:12,328元 x 18個月 x 30天=6,657,120元(20~30萬元還是差太多~

當然,也不是所有的生意都要動輒數百萬、上千萬元,如果只是做個小生意,也可以少少的一點錢來經營,但週轉速度就要比較快一點(比如說夜市擺攤)。

 

(3) 存貨週轉天數 (B2″B"2B, 收現實體型零售商)

(1)目標營收→(2)間接成本→(3)單天成本→(4)應收帳款+存貨週轉天數→(5)周轉金

出個考題,如果這門生意是付現,貨到付款或是俗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應收帳款天期是「零」,那麼,週轉金應該是多少?按照上面的算法,不就變成是「零」了嗎?

天下哪有這等美事?來,我們接著分析,雖說這個生意不需要放帳,假設商品也都是現成的,此時要看的不是應收帳款天期,而是存貨周轉天期。不過,上面那個例子的生意不小,所以我才會這樣分析說明,如果大家有興趣,也可以試算一下自己的事業,看看手中的資金存量是否足夠。

(1) 假設這門生意的存貨平均週轉天期是30天,毛利率同樣30%

(2) 上面算出來的間接成本是450萬元(3000萬元 x 15%)

(3) 一年平均下來每天的成本就是12,328元,我們可以快速算出基本的週轉金: 12,328元 x 30天=369,840元。

(4) 因為我們的「商品」不會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,這時要再確認應付帳款天期是多少。 由於毛利率是30%,間接成本率是15%,直接成本(進貨成本)率就是 100% – 30% – 15%=55%,因此算出來進貨成本為: 3000萬元 x 55%=1650萬元。

同樣按照一年換算下來的每日成本為45,205元,如果應付帳款天期也是30天,也就是說平均每30天要支付: 45,205元 x 30天=1,356,150元。

(5) 所以每30天需要的直接與間接成本為:1,356,150元+369,840元=1,725,990元。

 

結語

綜合上面的所有分析,這門生意最少應該要準備170多萬元(收現, 很緊繃下)的準備金,如果一不小心應收帳款天期延長個1~2倍,那就不止這點錢了。 週轉金的預備,可以通過「收現」的模式比「票期」的模式來的少,依照會計算法會相差近 3 倍。無怪乎平台比陽台多。

 

原文出處: 越來越愛錢